哪些情况造成了 2016 欧洲杯上下半区的「游戏难度」如此迥异?

196平台官网-196体育app登录-App Store  » 196平台官网 »  哪些情况造成了 2016 欧洲杯上下半区的「游戏难度」如此迥异?
0 Comments 上午3:24

知友 宋宁世 的答案有理有据,分析得很细致,但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觉得这个答案不是很好的原因,是因为他把足球比赛,尤其是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世界大赛,剖析得略显乏味了,并且还包含了一部分假定事实。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足球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多元,而多元的基础,则是公平。换一个方法来解释的话,基于公平竞争下所展现出来的多元之美,是足球比赛的最大魅力之一。

先说预选赛。决赛圈的晋级名额,是每支球队通过十场预选赛硬碰硬抢到手的(部分球队进行了附加赛)。十场比赛,都是主客场制。分组的规则,是根据所有球队的分档来的。虽然确实有的小组偏弱(比如奥地利和北爱尔兰各自所在的小组),但这也是每次大赛预选赛的普遍现象(毕竟有9个小组)。比如2012年欧洲杯预选赛,克罗地亚所在小组和俄罗斯所在小组就和这次的情况类似。

最后入围决赛圈的球队,在预选赛里都表现非常出色。被淘汰的呢?就是表现差,没有资格晋级。以荷兰为例,10战4胜1平5负排名小组第四;同组的冰岛10战6胜2平2负并且双杀橙衣军团。后者进入决赛圈,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名副其实。荷兰呢?坦白说,连一点点惋惜的余地都没有。输得毫无脾气。其余包括阿尔巴尼亚,北爱尔兰,威尔士在内的球队,几乎都是直接晋级,连附加赛都没踢。24支球队,都是各凭本事。

其实我根本觉得没解释的必要。一样的道理,小组赛的抽签分组,都是根据排名分档的基础上抽签出来的。小组赛三场球,所有球队也都是真刀真抢一场场玩命玩下来的。新的赛制并没有为比赛增加额外的偶然性。最后淘汰赛对阵变成什么样,都是正常合理的结果。

今年的淘汰赛对阵很不合理吗?最热闹的无非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提前相遇罢了(加上接下来碰德国)。无数媒体都是在意西确认决战之后开始造势“欧冠欧联”这个话题。即便最后葡萄牙和比利时都去了上半区,也不能阻挡他们自嗨。最后分组到底怎么样,对这些媒体而言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一波流量已经顺利到手。

至于冰岛进八强,威尔士进四强,都是各自拿出真本事后的成果。今天早上的威尔士,和比利时的比赛,全场比赛威尔士队的射门数/射正数/跑动距离都要胜过比利时,控球率只输了4%,传球少了80脚左右。威尔士赢得让人信服,比利时输得不冤枉。

所以,无论是进入淘汰赛的球队还是部分已经进入四强的球队,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新的赛制没有给他们什么讨巧或者走捷径的机会。更何况,如果做一些横向比较的话,今年淘汰赛的对阵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回到我开始写的那句话。这次的欧洲杯,给球迷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真是多样的美。

最直接的,就是让大家看到了很多之前不熟悉的球队,了解了他们的风格和美丽。冰岛,匈牙利,北爱尔兰乃至威尔士,可能很多球迷都是第一次看他们的球。进一步而言,我们看到了很多技战术层面的新东西。冰岛的手榴弹战术,威尔士的防守反击,甚至是匈牙利对阵葡萄牙的三次花样各异的世界波,都让球迷看到了足球比赛不一样的一面。当然,传统劲旅们今年也拿出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德国和意大利尤甚,之前写过答案就不多提了。

今年这个上下半区实力不均问题,更主要是24队赛制的固有缺陷。24队制跟16队、32队这种完美的2^n赛制不一样,淘汰赛阵容的确立过程本身就是个很有争议性的,甚至不公平的过程,而今年的赛程安排又把这个争议一路放大到了决赛。

我们知道,16队、32队这种赛制,在小组赛排好种子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种子队出一点偏差就会掉进另一个区的情况。以32队制为例,我们有ABCDEFGH8个组,而淘汰赛的对阵,假如我们按A1-B2、A2-B1这么依次类推,然后一路到决赛来设定,那么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8个组的第一名都是种子队,然后各种子队镇守淘汰赛直到决出冠军。而假如有一个种子队失手,比如A组的种子队掉到第二,而B组种子队正常发挥,那么淘汰赛可能是A1(非种子)-B2(非种子),A2(种子)-B1(种子),那么1/4赛必定会是非种子-种子,在种子队淘汰赛胜率远大于非种子队的前提下,最起码四强名额是种子队这是几率极大的,也就是32队赛制下,种子队在小组赛中的偏差至多只会累积至八强。从世界杯历史上我们也能知道,哪怕02年那种从小组赛抽签就开始不走正常路线,然后一路黑到底的奇葩,起码决赛还是两支正牌种子的对阵。对于大型赛会制比赛,2^n名额赛制无论从公平性,还是从保障种子队伍利益、提高观赏性角度,都是最为合理的。

然而对于24队这种非2^n支队伍的赛制,那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淘汰赛怎么打?24队无法像16或32队那样,简单地按A1-B2、A2-B1来打,甚至连第一对第二这个简单的分配到不可能实现。我们知道,世界杯采取过4次24队赛制(82-94),82年用的是淘汰赛二轮分组循环,86、90、94三届,用的是和本届欧洲杯一样的,上下半区各按1-3、1-3、1-2、2-2(数字表示名次)对阵,看这个对阵就知道,怎么有一个组的第一就得去打其他组第二,另外两个组就有资格只打第三?而且再进一步看,到八强赛后两个打第三名的小组第一倘若获胜,一个需要碰1-2厮杀的胜者,另一个却只需要跟2-2比赛必定的小组第二打,这不依然很不公平?

然后我们再看欧洲杯这个对阵是怎么分配的。上半区:A2-C2、D1-3,B1-3、F1-E2;下半区:C1-3、E1-D2,A1-3、B2-F2,整个就是把所有小组的各个名额洗了个牌,而且甚至连这几个第三都是打比赛之前就定好的,于是淘汰赛分区奇葩到就连上半区的两个第三名,都是小组赛中积分更低的两个第三名!相比于32选16,24选16的这种淘汰赛安排,本质是引入了第二重的随机因素:32队时,随机因素大多只存在于四个分档,即纵向的随机组合,但24队赛制中,横向的ABCDEF分组,竟然也产生了至关重要、却只能随机决定的关键因子。多一重随机因素,种子、分档这些用来规避随机影响的设定,势必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本届欧洲杯弄出了这种莫名其妙的上下半区,而且搞出小组赛出现一点差池就直接影响到决赛含金量都骤降的奇葩现象。

小组赛刚打完时,我还感觉只是英格兰、西班牙两个世界杯就出局的表现不稳定的种子队自己作死导致自己掉入死亡半区,然而要仔细看上面那个淘汰赛对阵,实际上只要有超过一个种子队得了第二,死亡半区都势必得要产生。比如假设德、法是第二而其他种子都正常发挥,那上半区就是德国-法国、西班牙-3,英格兰-3,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这还是个死亡半区。而且本届赛事更讽刺的是,得第二前景惨淡,得第三反而更好……葡萄牙作为种子也失了手,要失手到第二那也将进入死亡半区,可偏偏冰岛的绝杀使之成第三后,葡萄牙作为一场未胜的第三,却歪打正着撞进了幸运半区,几乎预定了四强名额了。

当然你会问,世界杯24队的时代,就没有球队失手导致半区不均衡的情况吗?有是有,但由于世界杯中观念中的强队的“密度”本来就要更大,半区强弱过度分明的问题在世界杯中并不明显。比如94年世界杯,当时作为种子队的阿根廷和意大利均只获得了小组第三(实际上只是三支队同分的第三),但两队也并未扎到同一半区内。但今年的欧洲杯形势本来就很奇怪,重要实力担当荷兰未能入围,而且除去各小组种子,整个欧洲足坛实在难以确定一支第二档的实力担当。前几届欧洲杯表现抢眼的,捷克、瑞典、土耳其、俄罗斯等,如今实力下滑,因而在下半区强的映衬下,上半区实力的对比反差也就更明显了。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是不可以。欧冠用24队的时候搞过24选8制,这个制度绝对能保证淘汰赛含金量,只是对欧洲杯这种赛会而言小组赛就如此大面积淘汰这么搞比较冒险。我的想法是可以按小组赛成绩与排名重新排档次和划区,比如16支出线队伍按净胜球、得失球、欧足联积分顺序,6个第一6个第二4个第三排好,然后1-16放上半区,2-15放下半区,以此类推。这么做至少能保证一者小组赛的种子分档在淘汰赛不至于失效,二者上下半区的实力起码能较为均衡。毕竟数学只给了我们这几个2^n的完美数字,不在此之列的,也只能尽可能趋近公平,但我的理念还是想要更公平总还是有法子的。

当简短精彩的赛程被拉长,防止被全世界喷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多出来的赛程尽可能精彩,怎么才能做到呢?把出线后的淘汰赛对阵按强强弱弱打。当然我不是说某个半区弱哈。。只是相对彼此之间胜算还蛮好的啦

这样的话呢,强强各种杀,最后决赛要么是没有豪门半区的半决赛精彩,打出了统治级别的大屠杀,要么就是逆袭神话打出了新的冠军,嗯,这样说来还是蛮机智的

这个问题你可以找数学领域的来分析一下,不过我觉得很棒,不看上下半区,至少单个场次之间出现了挺多,注意是挺多,强强史诗碰撞,弱弱互相伤害的比赛,紧接着呢,后面还能看到整体强大的豪强对抗一个或几个球星的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对抗宿命的对决。从观众角度考虑,这就好像看去年NBA总决赛詹姆斯一个打勇士一群一样的热闹,煞是好看。这一点,是当初欧洲杯宣布扩军时我就诞生的一种期待,我觉得,目前来看。。还不错的,你说呢哈?

当然啦,从另一方面说,也有一定的意外在里面,比如胜负手46开的克罗地亚和西班牙,比如英格兰的末轮作死,不过,这些真的是那种特别意外的事嘛?小组赛提前出线的情况下末轮演练阵容貌似可以接受呀,三冠王罚失点球输球,貌似也是可以接受的吧?我觉得每一个能打进欧洲杯的,队内有各种五大联赛一线球员的,有夺冠呼声的国家队的主教练(注意我的这三个定语修饰),心里都是有一些自己的骄傲和尊严的,他们很少去考虑怎么打能偷摸儿地,鸟儿悄儿不碰刺儿头的进四强或者决赛吧?自己手里有那么多牌,好好尝试演练一下,干掉所有强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来都得被我虐才是这些豪强们心里想的吧?这样的冠军才有含金量吧?比如前年巴萨打遍各大联赛冠军的那个欧冠奖杯,我觉得这才是球星们大牌教练们,最对得起自己身份地位以及自己心中那份高傲的胜利姿态,这才是最有含量的冠军的打开方式,这才是成就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好机会。

如果你是金球奖热门(比如某字母以及遥远的美洲杯ing的梅西),你想怎样拿下冠军证明自己世界第一人?如果你是超新星,比如拉什福德马夏尔内马尔们,你们应该希望自己连续上场连碰强敌自己出色发挥拿下冠军吧?如果你是当打之年的一线球星,世界闻名的,欧洲闻名或某联赛闻名的(凯恩,穆勒,莫拉塔,莱万,拉基蒂奇,厄齐尔,吉鲁,阿扎尔,卢卡库,斯图里奇,哈姆西克,维特塞尔,帕耶)你也会希望自己借这届杯赛,在自己尚未老去,巅峰犹在的时候,一杯成名由一流走向超一流吧?也会希望有一天被人称为借2016欧洲杯再次蜕变进而打破双子星格局的那个人吧?除非你是已经三十六七,甚至四十,希望祈祷上帝给你一座神奇的奖杯,不过我觉得切赫罗西基还有我大伊布不会用这样的思想侮辱自己的,因此意外论不成立。

温瑞安的小说里,唐门真正的暗器高手是不淬毒的,因为对自己的精准度有自己的骄傲,宁可自己拼输了挂掉,也不会期待对方被擦个破皮毒死,那样是侮辱自己。那么,欧洲杯里,不去算计如何分组,按自己的理念去打每一场,不惧怕下一场可能碰到的强敌,我想应该在意料之中。

你们都留下来给我点赞啊!!我拿爆照作交换!!!!!(⊙o⊙)!!!!!!!

我觉得因为赛程和扩军造成了死亡半区的说法并不准确。直观的来讲,这就是西班牙和英格兰的锅了。 这两支队伍拿小组第一的可能性很大,本来可以去上半区的。然而西班牙在第三场、英格兰在第一场的最后掉链子,自己把自己送到死亡半区了。如果这两场比赛能拿下,上半区可能有西班牙、英格兰、比利时(这里也有可能是意大利)、葡萄牙,这样上下半区的实力就比较平均了。德法意只是正常发挥的拿了小组头名,没想到西班牙和英格兰跑来造了个死亡半区。但是小组赛不可能总是明面实力最强的队伍理所应当的拿第一,有些波折才精彩。

当然淘汰赛的安排我并不是很懂。为什么有的小组第一怕碰小组第三有的碰第二,有的第二碰第二。求高人指点一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